0510-睡小床了

小淘氣出生的時候娃娃大哭, 哭的聲音非常好, 但是喝了一ㄋㄟㄋㄟ之後, 護士發現他的呼吸非常的急促, 在隔天的早上就傳喚爸爸說明小淘氣的狀況, 需要做個檢驗......

檢驗出來是肺部濕潤, 小娃娃需要代謝的時間, 只是隨的時間一天一天過去, 小淘氣的狀況還是差不多, 讓我們都有點擔心, 每當到了探訪的時間, 淘氣爺總是非常專注的看著保溫箱上的儀器顯示心跳數,了解小淘氣的復原狀況, 非常急迫的想知道小淘氣什麼時候可以下小床, 只是得到的答案是不一定, 就要看小淘氣自己的狀況, 每個小娃娃恢復狀況也不一定...

終於經過了十天左右, 小淘氣可以下到小床了, 讓他自己適應環境, 很快就可以回家囉! 

原先醫生都只有說他的症狀, 但是都沒有明確是什麼原因, 做了全身的X光檢驗, 都說是正常, 後來血液培養也是沒問題, 就是要小淘氣靠自己代謝恢復, 後來淘氣爸上網查, 其實小淘氣的症狀就是所謂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症.

以下轉載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QKIq2MSbF0dr9lOtjhWf/article?mid=26

定義: 呼吸窘迫症候群, 過去稱為玻璃樣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這是由於生產肺泡內表面活化素(surfactant)的第二型肺泡細胞分泌不足, 以致肺泡塌陷或張開不全, 換氣不足, 而至呼吸困難, 甚至呼吸衰竭。

增加RDS發病率的誘因:早產, 男嬰, 妊娠糖尿病或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的母親, 母親出血,周產期窒息,有RDS的家族史,雙胞胎的第二胎,提早選擇性的剖腹產。

減少RDS發病率的誘因: 母親有高血壓,破水超過24小時,母親海洛因成癮。

病理生理學變化: 病人肺泡塌陷→最初呼吸次數增加+潮氣容積減少→換氣容積增加→肺功能性餘容積減少→肺擴張性減少→呼吸功增加→呼吸衰竭

臨床症狀

   -出生後數小時出現

   -呼吸急促

 -鼻翼搧動

 -胸骨下肋間及肋下凹陷

 -呼氣時有呻吟聲

   -輕度的RDS,呼吸窘迫症的情形在出生後24-48小時候會加重,經過48-72    

小時後會逐漸恢復。

   -重度的RDS需要呼吸器治療時,有時會合併肺部氣漏或進行至慢性肺疾病。

實驗室檢查: 血液氣體分析大多有中度到重度的低血氧,血中二氧化碳上升, 輕度的代謝性酸血症。

X光檢查

    -通常可見肺部有網狀顆粒伴有支氣管內有空氣影像,且肺容積較少。

-根據肺部X光變化的嚴重度可分為四級  

     第一級: 肺部有較細的顆粒影像並且在較大的支氣管有空氣影像。

     第二級: 較粗的網狀顆粒並有支氣管內空氣影像延伸至肺部週邊。

     第三級: 更不透光,但未全部變白仍可見到部份心臟邊緣。

     第四級: 肺部完全變白,心臟及橫隔邊緣不清楚。

鑑別診斷

     -可由嬰兒成熟度、 病史、 理學檢查、 胸部X光作鑑別診斷。

     -胎兒肺部的成熟度可由產前抽羊水檢查表面活化素,最常用的方法式測量    lecithin與 sphingomyelin的比例 , 如果差過2表示肺部已成熟,發生RDS的機會只有1.5%。

     -然而糖尿病的母親所生的小孩,即使L/S比例超過2發生的RDS機會仍然很高,因此必須加測羊水中的phosphatidylglycerol(PG)的值,通常在懷孕35-36 週之後才會在羊水中出現並慢慢上升。

    

-新生兒過性呼吸急促(transient tachypnea of the newborn),較常見於足月剖腹兒或較大早產兒,其呼吸窘迫的情形較不嚴重,病程較短。

     -新生兒肺炎與早產的RDS很難由臨床及胸部x光檢查來鑑別診斷,病史中有早期破水、母親發燒、羊水有臭味、嬰兒白血球偏低、低血壓時應考慮到肺炎。

     -胎便吸入症候群大多發生於足月兒或過熟兒,羊水中有胎便染色,胸部x光可見肺塌陷及過度充氣。

     -其他先天異常可能出生後馬上出現呼吸窘迫。

預防

     -最好的預防是經由良好的產前照顧及臥床休息來預防早產。

   -產前使用類固醇可以加速胎兒肺部的成熟,減少新生兒發生RDS,腦室內出血,也可以減少死亡率。

治療

  體溫控制

     -維持最適溫環境,以減少氧氣消耗。

     -減少不必要的刺激。

     -胸部物理治療。

  氧氣治療

     -輕度及中等度的RDS ,給予加溫含濕度的氧氣2-6天,大部分的RDS都會改善。

  持續性氣道正壓

     -可增加功能性肺餘容積,改善換氣與灌流比,減少右到左血液分流。

     -減少呼吸次數,每分鐘換氣而不改變肺泡的換氣,減少氣道的阻力。

     -早期使用CPAP可減少RDS的死亡率,減少需要呼吸器的時間、縮短RDS  

的病程。

     -當氧氣濃度高達55%-60%而仍無法使血養分壓達到60mmHg以上時,開

始使用5cmH2O的CPAP,並視需要逐漸增加。

呼吸器換氣治療

     RDS使用呼吸器的適應症包括: 

      -經常呼吸暫停,呼吸暫停同時心跳下降,週邊血管收縮, 長久不呼吸﹔ 

      -嚴重缺氧,及使用氧氣到80%-90%及CPAP,而血氧分壓仍在60mmHg     以下時﹔

      -較小的早產兒為了避免腦部血管擴張造成腦室周圍出血,血中二氧化碳分壓在60mmHg以上應使用呼吸器﹔

      -嚴重的代謝性酸血症, 以NaHCO3 治療後base deficit仍大於10mEq/L﹔      

      -心臟血管功能嚴重障礙﹔

      -神經肌肉疾病導致呼吸衰竭。

 

高頻震盪型呼吸器

      使用傳統換氣法,FiO2,已使用100%,PIP 30cmH20以上,而PaO2仍小於50mmHg,或使用呼吸率40/分,而PaCO2仍高於70mmHg,則考慮使用高呼吸率100/分,此時Ti調降為0.3秒,氣體流量增加到10-20升/分,PIP可減少5-10cm H20以減少氣壓傷害肺部。

表面活化素

      對於嚴重的RDS病人,出生後8-12小時給予第一劑surfactant可改善氧化情形, 大多數病人在6小時之後須再投予第二或第三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淘氣 的頭像
    小淘氣

    淘氣一家人~

    小淘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